毛主席妙问驴步,卫立煌1938年国民党时期恍然大悟的智慧瞬间

延安 更新于:2025-08-31 03:51
  • 春风拂面209496881
    席:驴先迈左脚还是右脚?卫立煌答不上来,后来才恍然大悟
    1938年那会儿,卫立煌在国民党里算是个有实权的将军,手里握着不少兵。但他心里一直有个疙瘩:都说延安是革命圣地,全国的年轻人挤破头都想往那儿去,连蒋介石都天天念叨“共匪要剿”,可延安到底有啥魔力?尤其是毛主席,听手下人说这人不一般,能把山沟沟里的队伍带得有声有色,他就更好奇了——非得亲自去瞅瞅。
    这年秋天,卫立煌找了个“视察前线”的由头,从西安出发,带了一小队人就往延安赶。车刚进陕北地界,他就觉得不一样:路边的土墙上刷着红漆标语,“国共合作打鬼子”“团结就是力量”,字写得歪歪扭扭,可看着就带劲儿。快到延安城门口时,老远就瞅见一群老百姓举着小旗子,有老头有娃娃,还有穿军装的兵,齐声喊“欢迎卫将军!”卫立煌心里一暖,这排场,比在南京开会时那些虚头巴脑的欢迎实在多了。
    车刚停稳,就见一个穿灰布褂子、个子高高的人迎上来,脸上带着笑,手伸得老长:“卫将军,可把你盼来了!我是毛泽东。”卫立煌赶紧下车握手,心里直嘀咕:这就是毛主席?看着跟庄稼汉似的,可手劲儿真大,握得他胳膊都有点麻。毛主席拉着他往里走,边走边说:“卫将军一路辛苦,先到窑洞里歇歇,喝碗小米粥,咱这儿没啥好东西,就是粥熬得稠。”
    歇了会儿,毛主席说:“走,我带你转转,让你看看咱延安人的日子。”俩人就顺着山路往上走,路边地里有妇女在纺线,嗡嗡的纺车声没停过;坡上有战士在开荒,镐头抡得老高,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。卫立煌忍不住问:“主席,听说国民党把延安围得铁桶似的,你们咋还能过得这么有劲头?”毛主席指着远处的梯田:“嗨,他们想困死咱,咱就自己动手呗!你看这地,去年还是石头滩,今年都种上谷子了;你看那纺车,妇女们织的布,够战士们穿暖。人心齐,泰山移,小鬼子和封锁线,都挡不住咱!”
    正说着,迎面过来个老农,牵着头老驴,驴背上驮着两袋土豆,慢悠悠地走着。毛主席突然停下脚步,指着驴问卫立煌:“卫将军,你天天跟部队打交道,见的牲口也多,你说说,这驴走路,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?”
    卫立煌一下子懵了,他带兵打仗半辈子,研究过战术地图,琢磨过武器性能,可谁没事盯着驴迈哪只脚啊?他蹲那儿瞅了半天,驴一会儿左一步一会儿右一步,看得他眼都花了,只好挠头:“主席,这……这我还真说不上来。”
    毛主席哈哈笑起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不怪你,咱平时都盯着大处看,忘了小处也有门道。你再仔细看——”说着朝老农喊:“老乡,让驴走两步!”老农吆喝一声,驴果然迈开步子,先抬的是左前腿。毛主席说:“看见了吧?这驴看着笨,其实每一步都有讲究。现在的日本鬼子,就跟这驴似的,看着横冲直撞,又是飞机又是大炮,可他也有他的‘左脚’——啥呢?就是他战线太长,补给跟不上,只要咱像盯着驴迈脚似的,摸清他的规律,在他‘抬左脚’的时候给他一下,他就蹦跶不起来了!”
    卫立煌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突然明白过来:毛主席哪是问驴啊,这是教他怎么打鬼子!以前他总觉得得靠大部队正面硬拼,现在听这话,就跟拨开了眼前的雾似的——原来打仗还能这么灵活!他猛地站起来,冲毛主席敬了个礼:“主席,您这一说,我算是开了窍了!”
    从延安回去后,卫立煌越想越觉得毛主席说得对。他瞒着蒋介石,偷偷让人把仓库里的十万发子弹、两百箱药品,还有一车皮粮食,都用“补充晋南前线”的名义,悄悄送到了八路军手里。后来解放战争,蒋介石让他去东北当“剿总司令”,他心里清楚得很,干脆就“磨洋工”——开会说“部队需要整训”,调兵说“路况不好走不了”,硬是给解放军争取了不少时间。
    大家说说,卫立煌将军从答不上驴迈哪只脚,到后来冒着风险帮咱们,你觉得毛主席这番话,到底让他看透了啥?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