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		10月18日,“红星照耀中国: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”全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正式启动!其实从16号开始,百余名记者、学者和网络名人就已经在延安“挖料”,走访革命纪念馆、杨家岭旧址,还挖出了“炕上架床”“传单背面写字”这些超接地气的历史细节,这波红色传递一开始就很有代入感。 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咱先说说延安主会场的亮点。金延安文化旅游区搞了个行进式歌舞剧《延安十三年》,观众能直接穿梭在复刻的1930年代街巷里,好像真的亲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、大生产运动似的。还有“一口红军锅”“小炕桌见证《沁园春·雪》诞生”这些文物故事,把纪律严明、军民情深的精神讲得特别实在。 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现在线上线下都热闹起来了。新华社、起点新闻这些官方媒体发起了#今天起传递这颗红星#的话题,阅读量已经超亿次,陕西广电还同步放了抗战主题旋律,一下子就把记忆拉回来了。普通网友要么分享“红星闪闪”的正能量内容,要么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致敬历史;大V和机构也没闲着,公益人士赵林要联动延安和大别山的红色资源,香港一位74岁老人还特意重走长征路,浙江嘉兴的非遗传承人更厉害,把“红星刺绣”和传统工艺结合到了一起。 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全国的红色资源也在联动。南泥湾的千亩稻田现在正是丰收的样子,“塞上好江南”的景象,活脱脱就是“自力更生”精神在乡村振兴里的延续。延安文艺纪念馆用1.2万平米展陈、520件实物,把“艺术为人民”的十三年讲得明明白白;就连壶口瀑布、黄河这些自然景观,也成了“民族魂”的象征,游客到这儿都能感受到《黄河大合唱》诞生时的氛围。 不过有个事儿得提醒大家,要警惕那些无关的内容,比如娱乐账号的闲聊、玄学解读,甚至电诈信息,一切以新华社这些官方发布为准。另外山西“光耀太行”、河南大别山老兵守墓这些活动,是之前的预热项目,不是这次全国活动的正式分会场,别搞混了。 这场“传递红星”的活动,其实就是把革命精神和现在的生活连起来了。你会用什么方式参与?是分享红色故事,还是去红色景点体验,或者支持非遗创新?评论区聊聊呗 举报
 
 